551. 关怀
“关怀”是一个非常美丽的词。
仅仅看到这两个字,我仿佛看到了连空气都不敢表露的小心,感受到了温暖——这温暖可能是目光,可能是手心,也可能是心贴心贴的祝愿。
新学期的第一周,果然,每天学校门口都会有几个哭泣的孩子,有的哭得很伤心,有的放声大哭,有的一边哭着一边走向教室,有的干脆坐在教室里,无论你怎么软,怎么用力,都起不来。
我怎么看呢?
孩子永远没有错,根本原因还是家庭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。是的,被深爱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暂时的分离。但那些一睁眼转身就发现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,自然会时不时感到不安,甚至恐慌。所以,家长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该当好保姆的时候当好保姆,该当好玩伴的时候当好玩伴,给孩子尽可能多的优质陪伴,多给孩子一些安全感,否则,就在学校门口,无论你做什么蒂尼·博格斯是怎么成为nba球员的,哄也好,威胁也好,贿赂也好,吼也好,都是无用功。
另一方面,我也想给老师们一些建议。
我见过老师们迅速把孩子拉过来抱在怀里,太让人感动了,仿佛赤手空拳走进险境。然而,尽管匆匆离去的家长们表现出如释重负和感激之情,但我并不认同这种做法。有的老师蹲下来,语重心长地劝告孩子们:“你看,你要上学,你爸妈也要上班……你已经是个小学生了……你看别的孩子都高高兴兴地上学了……”唉,你……你以为孩子们会听这些话吗?我也见过老师们,只是转身走开,眼神里带着一丝不屑——毕竟他们还有几十个孩子要照顾,还有班要教,说自己没时间处理这一两个孩子的问题,似乎还合情合理。可这个孩子呢?他好像是第二次被抛弃了。不管怎样,班主任应该是孩子在学校里最亲近的人。
简单往往意味着粗糙。
传道不过是自我满足而已。
我们要先处理情绪,再解决问题。而处理情绪最好的方法,就是默默的陪伴他。是的,你也许不需要说很多话,只要握住他的手,听他说话,甚至只是听他哭,只是时不时地帮他擦干眼泪,仅此而已。
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上学怎么办?不要逼他。要知道,“身在曹营,心与汉同在”。何必着急呢?慢慢来。人生漫漫。慢来慢去,也不算浪费。我们可以退一步,不进教室,而是去其他小朋友乐意呆的地方,比如图书馆,只要在老师视线之内,安全就行。我们也可以退一步,不进教室。学校会联系家长来接孩子,当然也需要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——这个停顿,给了孩子一个机会,更给了家长一个机会。请用你温柔的接受,弥补之前的损失甚至伤害。
另外,我想对父母们说几句话。
请感谢您的孩子今天在校门口哭泣让您丢脸,因为这件事暴露了之前被掩盖的问题,让我们有机会补救。
来,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苏轼的这句名言。
“我们要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,小心呵护学生的幼小心灵。”
552. 成语
林清宣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:我女儿刚开始写日记的时候,老师要求她每写出一个成语就打一个勾,累计十个就有奖励。四年级的时候,老师要求她每写出一个成语就打一个叉,累计十个就有奖励,累计一个就要受到惩罚。
这样的老师是明智的。
习语确实是表达思想最简洁的方式,我们当然可以使用它。但是,使用习语并不意味着依赖它,也不意味着我们在思考和表达上变得懒惰。
文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:
面对老师的目光,我禁不住泪流满面。
太阳渐渐落山,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。
运动场上,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。
习语确实简洁,有文化底蕴,但是,如果习惯使用习语,我们的表达就会变得呆板、无趣,失去个性。
就拿“生机勃勃”四个字来说,如果把这四个字展开,可以呈现出怎样的画面呢?
瞧,10号成功断球,带球跑动,很快冲进对方禁区,对方还没来得及回防,他就一脚将球踢进球门!队友们跑过来,一把抓住了神射手,大家围了上来,鼓掌欢呼!
那边的篮球场也沸腾了起来,谁能想到大杨竟然真的投出了如此漂亮的三分球,更让人想不到的是,大杨胜利的笑容还未消失,对手已经迅速发动反击,成功得分!
看看低年级的小朋友,哇,好可爱啊,有的在草地上抱在一起打滚,有的在玩“三字经”,大声追逐打闹,有的把呼啦圈套在身上,一个拉一个,组成一列小火车,活蹦乱跳……
显然,千姿百态,可以用“生机勃勃、充满活力”来概括。
但“生猛”可以有千万种奇妙的方式……
你不这么认为吗?
553. 自助
这两天我特别想跟各位家长说一句话:孩子是你们自己的。
为什么?
首先,一位妈妈在我的儿童阅读写作咨询群里问到,她读三年级的孩子,平均每天阅读1.5万字,阅读速度大概是每分钟230字,但是语文老师展示的一些孩子的阅读清单显示,其他人每分钟阅读量大概是1000字,所以她心里很着急。哦,还有一件事,她的孩子在某个神奇的学校,要求孩子每天阅读4万字。
随后有位父亲问我,他刚上二年级的女儿看了《All or 》后害怕了,问有什么解决办法。我的回答简单粗暴:第一,电影不分级,家长要操心。第二,自然就这么算了。但这位父亲觉得有些委屈,说学校明明推荐看这部电影的。唉,怎么说呢?我们的教育环境,懂的人都会懂,不然,光是电影分级问题,也不会迟迟不落实。
毕竟孩子是你的。
最终,我们必须拯救自己。
先说读书吧。拔苗助长的故事大家都知道,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大家都知道,吃饭要一口一口吃,走路要一步一步走……为什么人到了真正做事的时候就会迷茫呢?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节奏,任何坚持不顾一切的人都是愚蠢的,甚至是坏人。在我看来,刚上三年级的孩子读书快慢都是合理的,只有对读书感兴趣了,才能学到最有价值的东西。哦,一分钟读一千字?我也做不到。难道是量子涨落的某种神奇效应?
再说说看电影吧,不光是看电影这么简单,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如果我们不小心,我们的孩子就会不知所措,无法阻止自己受到所见所闻的影响。我举一个可能让你难以置信的例子,有一个五年级的男孩,经常偷偷地看他爸爸手机上看的电影,并分享给他的朋友。当班主任发现并调查时,他的父母对此一无所知。你把这件事怪罪到谁头上?
没有哪位老师可以取代父母,也没有哪所学校可以取代家庭。
推卸责任不过是言辞的问题,但苦果却要自己承受。
你应该接受自己的孩子,关心他/她,帮助他/她,鼓励他/她自己。
这是父母的职责。
554.未来
有位妈妈向我征求意见:“你想让你三岁的儿子学什么?乒乓球还是篮球?选哪一个?”
我想了想,回答她:“篮球。”我的解释是:“篮球比起乒乓球,对抗性更强,更强调团队合作,更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。交朋友也是人生一大乐事。”
她没有立刻点头,而是问道:“打乒乓球不是有助于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吗?”
哈,打篮球不练手眼协调能力吗?再说了,任何运动都有好处,如果你这么想,你就被坑了。
她还是不肯放弃:“可是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,技术和体系很成熟……”
我暗暗叹息,你不是在问我的意见吗?你明明有自己的想法,干嘛问我?
她见我没有回应蒂尼·博格斯是怎么成为nba球员的,又继续说道:“问题是,我儿子身高不到两米,打篮球难道就没有前途吗?”
我很愤怒。
你看,为什么世界上的孩子都这么可怜?因为他们的父母太功利了!学钢琴,希望孩子能成为郎朗!学画画,成不了达芬奇,就是失败者!上学呢?要是考不上北大、清华,我的人生就完了?
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蒂尼·博格斯是怎么成为nba球员的,运动、艺术也是,这一切并不是为了让我们打败别人,而是为了让我们成为自己,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都说高考是一根让人又爱又恨的接力棒,其实我们的功利主义才是最应该警惕的接力棒。
因为这种功利主义,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有可能走向错误的方向!
这里,请您细细品味阿尔弗雷德·德苏萨的诗句:
“去爱吧,就像你从未受过伤;去歌唱吧,就像没有人在听;去跳舞吧,就像没有人在看;去工作吧,就像你不需要钱;去生活吧,就像今天就是那一天。就像世界末日一样。”
另外,虽然我批评学篮球只是为了成为篮球明星的心态,但是我还是想举个例子,作为对“身高不足两米,打篮球是没有前途的”这句话的反驳。
你知道身高1.6米的蒂尼·博格斯吗?他是NBA历史上最矮的球员,也是速度最快的球员之一。
记住,一切外在条件都很重要,但最重要的是你心中无与伦比的爱。
555.真巧
学校门7点40分开,但总有孩子早早到校。
我问一个小男孩:“你是哪个班的?”
他想了想,说:“13班。”
我赶紧搜索了一下记忆,13班的教室叫什么名字?为了掩饰尴尬,我随口问道:“那你的班主任是谁?”
他挠头:“我不知道。”
什么?
他补充道:“我只知道我们的汉语老师是谁。”
天空!
我刚一笑起来,另一个小男孩就插嘴道:“语文老师是周老师!”
第一个男孩愣住了:“你怎么知道?”
第三个小男孩也附和道:“数学老师是孟涵老师!”
第一个男孩更加惊讶:“你怎么知道的?”
第二个男生笑道:“我是你的同学,我也13班的!”
第四个男孩也笑了:“你上学这么久了,还不知道……”
四个孩子一起仰着脸笑了。
那个场景真的很有趣,很感人。